任何新事物要掀起熱潮,務必要講求新舊融合;就像最近人工智能走進了不同領域,毫不避諱地與傳統作曲家、繪圖師、電腦程式人員等正面交鋒,亦正如文創界的懷舊風潮總是此起彼落,不時打着「新不如舊」的旗號變賣集體回憶。論時下最新被「翻熱」的經典IP,一定非任天堂的瑪利歐莫屬。
瑪利歐跨界冒險之旅

最近一年,任天堂經典角色「瑪利歐」絕對是其中一個最熱門搜尋的關鍵詞語。首先,全球環球影城最新的超級任天堂世界園區正是由這個紅帽子水管匠擔綱,不論是兩年前已落成的日本版,還是近月才開幕的美國版,都因為全球疫情放緩解封,而成為2023年最炙手可熱的全球打卡熱點。除了闖進旅遊界外,瑪利歐及一眾好友本月更走進電影界,《超級瑪利歐兄弟大電影》甫上映,馬上打破了全球多個地區的開畫票房紀錄(包括本年度、史上4月上畫電影、史上動畫、史上環球公司電影等)。

這股熱潮,除標誌着瑪利歐一次成功的冒險外,亦勢將成為任天堂跳出電玩界的試金石。
有力發展「任天堂宇宙」
販賣跨代集體回憶,正是瑪利歐電影大受歡迎的原因,不同程度的瑪利歐擁躉都可從電影中找到各式各樣的彩蛋和共鳴感。電影大賣促成大眾對續集有所憧憬自是意料中事,有好些電玩迷及電影迷甚至認為,任天堂絕對有能力複製漫威電影的成功,構建任天堂電影宇宙。事實上,是次任天堂與環球電影公司的合作,與當初迪士尼及漫威打造漫威電影宇宙有很多相似之處,至少任天堂與迪士尼(以及漫威)其實都是手握萬千成功IP的「大財主」。
IP跨界外闖的協同效應
Stan Lee的漫威漫畫早於上世紀中葉已建成了一個角色極豐富、極嚴謹的故事世界,自2008年由《鐵甲奇俠》打響電影第一炮後(迪士尼於翌年收購了漫威工作室),漫威電影就靠視覺特效闖出了一片天。這種將經典IP故事化及影像化的做法其實一直也是迪士尼的拿手好戲——幾乎每個迪士尼角色人物在其教材及電視頻道都會有其專屬的故事線(以動畫方式呈現),近年迪士尼將傳統動畫電影以真人版重塑當然又是另一個成功例子。這種跨界延伸並非只為促進電影票房或主題公園的收益,而是在商業上造成一種多維度的協同效應;為角色建立故事線,由故事化成影像,再以影像強化顧客忠誠度以促銷產品,而迪士尼這些「產品」除了以特許(實體)商品形式出現在各大商店外,其實近年亦同樣見於利潤可觀的網上及手機遊戲。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迪士尼早已高調宣稱的元宇宙發展藍圖。
任天堂豈止瑪利歐

有人認為任天堂將難以複製迪士尼的成功,反而更會類近Sanrio的發展規模。惟實情果真如此嗎?瑪利歐電影大賣固然讓很多淡友啞口無言,而任天堂所擁有IP的吸金力,着實不會遜於迪士尼,除超級瑪利歐兄弟外,任天堂其實尚有很多發展潛力極高的IP,例如寶可夢。
數年前Pokemon Go手機遊戲掀起「捕精靈熱」(提到手遊當然還有Mario Kart Tour),月前,任天堂的寶可夢公司亦高調招聘Web3專才。看來,莫論要複製漫威電影宇宙,任天堂要闖進NFT界及鏈遊界建構跨界任天堂宇宙,似乎也是指日可待。

CC
廿年經驗,造就出中英文皆善寫的本領。從文字處理到故事創作,從來都是創意及精準並行。愛閱讀、愛電影,更愛寫作。您需要什麼文字,我都能為您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