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5 theme pic

ChatGPT與NFT的生成藝術異同

由全球首富Elon Musk有份創辦的OpenAI所推出的ChatGPT聊天機械人,近月掀起全球風潮,除了成為一眾科技達人的玩物外,也讓普羅大眾驚嘆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甚至擔心人工智能可在很多行業上取代人類。科技對人類來說,到底是朋友還是敵人,從來都是千古難題。事實上,人工智能並非與元宇宙分庭抗禮的熱話,相反,元宇宙中很多範疇,如NFT,其實也有用上很多人工智能技術。 

大量NFT圖像靠人工智能生成 

舉凡NFT,以至不少在區塊鏈技術下誕生的產物,都是以獨一無二、不能複製為核心概念,然而,畢竟是由算式組成的電子產品,其誕生終究是依循一連串精密的系統語言而來。以NFT為例,向來備受熱捧的NFT頭像,或所謂的像素藝術(pixel art),絕大部分都是按相關技術生成,而非逐個由多媒體設計師製成。因此,近年NFT界經常會傳出「XXX系列共XXX個NFT悉數售出獲利XXX萬」之類的捷報,成千上萬風格一致卻有各有不同的NFT圖像,通常都是靠以人工智能操作的生成器製成。 

AI生成不止剪貼與拼湊 

炙手可熱的NFT圖像系列幾乎都有一個共通點——其「系列感」一般都是一望而知的。為着市場價值上的考慮,每款圖像通常只會鑄成一個,但各款圖像都共用着同一底稿和基本元素,僅在細節上,例如底色、頭髮(大熱的系列通常是人臉或動物形象)、五官、衣服、配飾等細節上造就不同,有人形容,其玩法有點類似上世紀中葉知名美國藝術家安迪華荷(Andy Warhol)的monogram藝術。 

要以AI藝術生成器生成數以千萬計的NFT頭像,首先要向系統提供原始素材,例如有哪幾種眼睛、帽子、顏色之類,然後通過推算的程式及代碼,生成器就會以人工智能拼接不同元素以製成不同NFT圖像,例如系列合共要有六類元素,而每類元素會有四種素材選擇,基本上已可拼接成四千多個(四的六次方)圖像。而現時的人工智能科技,並非只是以電腦代辦此等拼湊工夫,更甚者,不少AI藝術生成器還會在創建者所提供的素材以外,加入熱門度、市場價值推算、當代風格等元素來進行生成,讓不諳人工智能、程式語言,以至完全不懂設計的用家,都可以單靠提供方向和指令去製作NFT圖像系列。坊間大熱的生成器,例如Nightcafe、DALL-E 2、MidJourney等,不少都是高質而免費的,難怪愈來愈多人視AI為職場上最強的挑戰者。 

邊學邊做的生成技術 

然則,ChatGPT與NFT及生成器到底有何關係?所謂「ChatGPT」,全名為「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意即用作聊天的「生成型預訓轉換器」。撇除複雜的系統語言不說,其原理大概就是透過從龐大數據庫預載各種資訊,從而利用人工智能進行篩選、推算、演進,並以系統預先進行無數的對答訓練,甚至藉着與人類對答進一步強化數據庫及推算法,邊做邊學,讓其「對答」內容的質素更高,更接近真人。相關技術其實與AI藝術生成器可謂大同小異,最大分別可能只在於用途不同。 

而最惹來爭議和恐懼的,在於這些AI縱然未有「無中生有」的創造力,惟其「模仿」能力卻甚為驚人。一句只有十數字的指令,足以讓系統完成一個劇本或畫作,而且幾可亂真。看來科技以至人工智能是敵是友的爭議,在可見的將來依然會沒完沒了。 

cc profile image
CC

廿年經驗,造就出中英文皆善寫的本領。從文字處理到故事創作,從來都是創意及精準並行。愛閱讀、愛電影,更愛寫作。您需要什麼文字,我都能為您寫出來。

合作聯繫︰chanchunbilingually@gmail.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