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一名小商戶或企業家,尤其若您從事的是B2C(Business to Customer)生意,您總希望讓業務與時並進,不至於被時代及普羅大眾淘汰。身處網絡3.0時代的發展期,您難免想趕上元宇宙的熱潮,試圖將業務都強行加入一些元宇宙的元素,甚至考慮將部分業務完全推上元宇宙。您以為,情況就好像當年您將公司自動化、網絡化、數據化一樣,應該易如反掌吧。於是,您毫不猶豫地吩咐市場推廣或業務發展部的員工,辦妥「將公司元宇宙化」這個任務。然後,您才發現,事情並非如您所想。
要帶領公司投入元宇宙熱,您首先要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您是否已搞清楚何謂元宇宙和NFT?

「元宇宙」其實並非專有名詞,或任何一家公司的名稱,它可說是一種虛擬世界或虛擬宇宙的概念。而這個虛擬宇宙,與互聯網、YouTube或Facebook等社交媒體(雖然FB母公司已於年多前易名為Meta準備元宇宙化,惟現階段尚未成事)、一齣立體電影,或是戴上VR眼鏡沉浸式身處的遊戲世界並不相同,客觀來說,元宇宙及其中產物,背後都由區塊鏈技術所支撐,具有去中心化、獨一無二、受區塊鏈所認證及留有痕跡等特性。換言之,就算您為業務推出了手機應用程式,或是連結所有子公司實行了聯乘計劃,甚至為您的產品製作了一條立體短片,並不表示您的公司已登陸了元宇宙。
至於NFT(非同質化代幣),則是元宇宙概念下其中一種虛擬產物。兩者的關係,可以籠統地理解成主題樂園與機動遊戲/主題商品。具體來說,元宇宙通常是一種空間,存在於由不同開發商所經營的不同區塊鏈平台(如The Sandbox)。不同平台的領域雖同樣可被稱為元宇宙,但平台之間並不相通;就好像您在其中一個主題樂園開了小賣店,身處另一個主題樂園的遊客並不會發現。
您的業務是否適合/能夠推上元宇宙?

元宇宙始終是虛擬(非實體)空間。如果您經營的是實體商品業務,元宇宙大概只能成為您公司的推廣或銷售渠道,而非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平台。現時在元宇宙上走得比較前的,多數是備有電子化業務的企業,如銀行、NFT遊戲廠商等,也有文娛公司在元宇宙上舉辦虛擬演唱會/展覽,或經營IP多於實體產品的如卡通人物或運動品牌推出虛擬產品等。要將業務推上元宇宙,大概先要想想您的生意/產品能否虛擬化。
您的業務在元宇宙上怎樣牟利?
昔日您讓生意趕上網絡2.0的熱潮,可能只是製作手機應用程式、搞些電子遊戲,或在產品包裝上加個二維碼。如果您所經營的本身並非虛擬或電子化產品,上述做法更只能說是一些宣傳技倆。然則,若您矢志走上元宇宙,又可否透過與其他元宇宙上的商場或商戶合作,從而在元宇宙上曝光以收宣傳之效,甚至設立元宇宙商店,直接接收訂單,繼而在線下送貨?
技術上是可行的,惟要做成生意,則需準確計算ROI(投資回報率),要密切留意元宇宙在市場上的普及度及成熟度,畢竟元宇宙現時仍處於發展期。其次,要考慮是否能直接在元宇宙上進行各種形式銷售以牟利;例如有不少公司開始以NFT方式出售會籍或產品的換領物/代用券之類,也不失為一個從實體走向元宇宙的契機。

CC
廿年經驗,造就出中英文皆善寫的本領。從文字處理到故事創作,從來都是創意及精準並行。愛閱讀、愛電影,更愛寫作。您需要什麼文字,我都能為您寫出來。